“
Suffering has been stronger than all other teaching, and has taught me to understand what your heart used to be. I have been bent and broken, but - I hope - into a better shape.
"
Great Expectations
─ Charles Dickens
苦難比任何教導都還有效,
並且也教我體悟到自己內心原有的樣子。
我被拗折與破碎了,
但—我希望—
是成為更好的樣式。
《遠大前程》
─ Translated by Yi-Chien, Chen
你是哪種人呢?
生活中發生了一件小插曲,但那件事沒有一個真正的肇事者,比方說工作擺爛的同事;而是單純的環境、景況不太按照自己的期望,像是趕時間的時候到處都是紅燈,或是遇到前方不太知道方向的行人堵住你的去路。這時候的你,會選擇開口抱怨、咒罵讓你身陷這個窘況的對方或是機運嗎?還是,你會在那個煩躁中,轉個念頭,接受這只不過是生命進程中的一種日常罷了呢?
如果你發現自己其實常常會做出第一種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其實也不用太苛責自己的性格,或是開始努力想要幫自己講話,因為心理學上確實有那麼一系列的研究證實,身為不完美人類的我們常常容易犯下「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的過錯。我們習慣在事情發展順利的時候,把一切的功勞歸於自己,誇大自己的天資、努力、或是一切出於自己之手的東西。然而,當事情的景況不符合自己的設想十時,我們便會開始怪罪於周遭環境、社會、其他阿貓阿狗。
其實,我認為我們的這種怪罪行為,也是某種反映出自己內心的渺小自憐與對生命的無感。一方面我們透過責備周遭的人事物來試圖撫平自己無法掌控一切的不安全感,同時又必須不斷以吹噓自我的偉大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但是,可嘆的是,這樣脆弱微小的我們卻又對於生命少了那樣一份的炙熱、敬畏,足以使我們坦然接受每種處境—因為我們無法品嘗出每個酸苦背後的美好滋味、可以成為的樣子。
今天,就讓我們試著跳脫自立性偏差,像個在風雨泥濘中戲耍的孩子吧!再回頭看一看那個曲折和離奇,或許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已是一株蒼勁挺拔的松柏木。你說,吃苦是不是也不賴?
▱▰▱▰▱▰▱▰▱▰▱▰
Keywords: suffering, self-serving bias, social psychology, broken, learn, literature, Charles Dickens
關鍵字:苦難、自利性偏差、心理學理論、人生哲學、接受現實、相信、盼望、一切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