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有一件振奮全台人民的事情,那就是台灣的羽球男雙組合,「麟洋配」(李洋、王齊麟),在2020東京奧運的男雙羽球金牌戰中,最後以一計壓線球奪下世界冠軍的獎牌。
這場比賽的結果之所以特別令人感動與興奮的地方,並不僅只是因為他們兩位運動員在舉國上下的期待之下贏得最終的勝利,而是因為他們居然一次次地打敗了眾所矚目的三大冠軍組合:來自印尼的吉地安(Marcus Fernaldi Gideon)與蘇卡穆約(Kevin Sanjaya Sukamuljo)、阿山(Mohammad Ahsan)與蘇堤萬(Hendra Setiawan)以及來自日本的遠藤大由(Hiroyuki Endo/)與渡邊勇大(Yuta Watanabe)。
這三大羽球組合的排名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之外,他們各自的擊拍技術也是極為精湛的;就連拿下這場比賽的李洋和王齊麟都在賽後坦承,論技術他們還差人一截,所以他們只能靠著體力和速度奪下勝利。正因如此,「麟洋配」這次奪得冠軍才會特別讓人激動不已,因為他們成功向世人證明「能力不是一切」。
然而,這樣的結果卻也不禁讓人納悶,假如團隊成員能力和戰力的強弱與否並不保證比賽的絕對輸贏與優勢,那麼究竟又有哪些可控的因素在影響著一個團隊的成敗呢?
或許,我們從李洋和王齊麟兩人在球場上與私底下的互動就能夠看出端倪,那就是他們兩人關係的緊密程度、團隊的向心力。
Matheson等人(1997)的研究就提到,一個團隊是否能夠排除萬難、在沒有能力優勢的情況下取得比賽的勝利,非常講求團隊成員之間彼此依賴、信任的程度。
在這項研究中,Matheson等人(1997)針對四種運動項目的運動員進行研究,分別為體操選手、游泳選手、籃球員與曲棍球員。他們想要知道團隊向心力的影響程度本身是否取決於體育競技的類型(可分為同步合作與協力合作)—以棒球和桌球為例,一場棒球賽的勝利需要投手、捕手及壘包手之間的互相配搭,可以說是極其重視團體並肩作戰的運動,但是桌球的團體賽則是採每個打點的比數相加,所以仍舊是以個人戰為主。
換句話說,Matheson等人(1997)的研究想了解的就是,假如今天團體出戰的方式不同時,團員之間的感情好壞及每個人喜歡這個團隊的程度,是否還會那麼重要。除此之外,當團隊在比賽中落敗,這樣的結果是否就一定會讓團隊的士氣以及未來的表現更糟呢?
研究的結果顯示,對於那些非常看重團體成員共同的表現與配合度的體育項目來說,比方說籃球、足球、雙人組的羽毛球或桌球比賽,團隊夥伴之間是否具有同樣的目標,並且都專注投入在他們日常的練習和比賽當中,就顯得格外重要。
然而,當團體戰的計分方式,轉為每個成員各自表現後的分數加總時,他們出賽時的表現結果與向心力,就不見得會因為自己喜歡這個團隊或是願意花很多的時間參與團隊建造而有所改變,因為對於每個選手來說,雖然他們是以團體的身分出戰,但是他們多少還是處於互相競爭的狀態,所以並不會對團體產生過多的依賴,也就不會因為團隊的氛圍而表現得特別好或糟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這些講究個人績效大過於團體向心力的團隊成員來說,即使團隊今天輸了比賽,他們都還比那些看重團隊合作的選手,來得願意跟這個團隊中的隊員保持聯繫,所以也可以說是凡事有好有壞。
由此可見,今天「麟洋配」兩人或是台灣桌球的「黃金混雙」(林昀儒與鄭怡靜),亦或是日本的兄妹檔組合(水谷隼與伊藤美誠),他們的戰況能夠如此出人意料,很可能正是他們平常累積起來的好交情與團隊向心力,以至於當他們面對到非常看重團隊成員之間的同心合作與共同演出的賽事時,他們便能勝過那些技高一籌卻少了默契的頂尖選手組合了。
正所謂,「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道書4:11),透過這次東京奧運中的桌球及羽球雙打賽事,我們也再一次見證了團隊向心力的奇幻力量。
References
- Matheson, H., Mathes, S., & Murray, M. (1997). The effect of winning and losing on female interactive and coactive team cohesion.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0(3), 284+. https://link.gale.com/apps/doc/A20139668/EAIM?u=tall85761&sid=bookmark-EAIM&xid=23844b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