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
(摘錄自🖋️《列王紀下18:3》)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透過班杜拉的波波實驗探討大人如何在行為上作小孩子的榜樣。即使這位大人並非小孩子的父母,卻仍然因為他的行為所帶來的獎勵結果,而讓孩子有意無意的仿效該行為。
舉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在80-90年代紅極一時的古惑仔影片中,黑道幫派分子被塑造成一群很講義氣、率性又帥氣的形象。當他們出場時,嘴邊總是叼著一根煙,眾人圍繞的飯桌上也總是會擺上瓶瓶罐罐的威士忌和啤酒。
久而久之,人們逐漸將這些物件與古惑仔的帥氣形象連結在一起,認為比起傷身來說,菸酒所展現出的浪人情懷更顯得重要。因此,當我們去問那些在街口叼著一根又一根煙的年輕人為甚麼要抽這些糟蹋自己身子的慢性「毒品」時,許多人常會說,「因為帥啊!」
即使有些人可能會回答出「酒很好喝」、「菸很好抽」這類看似與耍帥無關的回答,然而當我們仔細一想,有多少人認真是在第一次喝酒或抽菸時,馬上經驗到這兩者的美好的呢?
反而,大多數人之所以會覺得酒值得品嚐或菸味清香撲鼻,不正都是因為旁人大口喝酒、大口吸菸的行為,讓他們選擇相信這兩樣傷身的物品是老天所賜下的寶物,因而開始嘗試、學習使用它們的嗎?
我相信,今天假如換作是毒品也被賦予如此正面的形象時,人們很可能也會開始義無反顧地享用著它們,正如他們對菸酒成癮那般。
既然說成人都會因為身旁的人對於某一個行為所採取的態度與行動進而學習該行為,那麼更別說那些正處於發展階段的小孩了。
正如波波實驗結果所展示的,小朋友在還未能準確判斷一個行為是否為健康的或不健康的情況下,即會依照大人的行為舉止採取相同的行動。
雖然說這表示家中的小朋友可能不知不覺地學習到大人的一些負面行為,不過同時間,這也意味著當家裡的父母習慣以正面的言語和行為去處理一件事時,他們的孩子也能因此效法這樣的好行為。
然而,許多為自己兒女的教育苦惱的父母應該常常會感到沮喪,為甚麼小孩都沒學到自己的一些好習慣,倒是學了不少自己的壞習慣呢?他們明明都有觀察到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是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從孩子如何學習新知說起了。
根據班杜拉在1980年代時所發表的「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一個人要能完全仿傚一個行為舉止前會經歷四個學習的階段如下:
一、注意力歷程(Attentional Processes)
班杜拉(1971)提到「當一個人並未專注或留心於觀察對象的行為舉止的特徵時,他便無法真的學到什麼」(p.6)。也就是說,父母若是希望自己的小孩成為一個樂於與人分享的人,那麼他們首先要做到的不只是讓孩子看見自己這樣一個與人分享的舉動,還必須要讓小孩留意到自己的父母或身旁的大人正在從事這樣的行為。
除此之外,若是父母平時就能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和親子關係,孩子就更有可能會將大人的行為放在心裡,做為自己未來行動的參考根據。這是因為一個人在觀察一個行為時所耗費的注意力多寡會取決於他和這個行動者之間的關係或者他喜歡對方的程度(Bandura, 1971)。
閱讀更多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文章:《與子女的距離:紀律周嚴,情感深邃》
二、記憶保留歷程(Retention Processes)
有上過學的人一定都知道,當我們帶著功課從學校回到家裡寫時,可能都曾有過「奇怪,老師明明上課教的時候我都會,怎麼一回到家我都不會做了呢?」的想法。其實會有這樣的狀況就表示說,學校課堂中所學的東西並未真正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班杜拉就以人類學習語言的歷程為例,提到我們之所以能夠知道「汽車」、「滑雪」等等的讀音以及實體樣貌,便是因為我們旁人不斷地將這個字詞與該物品連結在一起(Bandura, 1971)。而對於那些比較抽象的字眼,譬如說剛剛提到的「樂於分享」的概念,我們則是透過不停地在腦中演練、思想別人的行為與針對該行為所產生的形容字詞來學習並內化這個概念。
因此,當小朋友開始留意到自己的父母會拿好東西和身旁的人分享時,他們也必須一直記得這件事才有可能開始學習這樣的人際互動方式。換言之,父母不能只有偶爾或久久一、兩次才與他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是應該讓自己養成這樣的習慣,在孩子面前常常與人分享自己所擁有的物質甚或是內在的心裡話,將這樣正向的行為舉動深深地埋藏在孩子的記憶中。
三、動作複製歷程(Motoric Reproduction Processes)
在人們對於一個新的知識有了印象和較為清晰的記憶後,他們可能就會將這個新學到的知識化作為實體的行動。不過,這還必須取決於他們當下的能力程度。也就是說,可能一個人留意到NBA籃球員帶球上籃時的行為,並且透過一次又一次重複觀看他的運球動作記住了這些步伐和手勢,但是畢竟他就不是那位訓練有素的籃球員,所以可能當他自己在打球時,還是常常被罰犯規或被蓋火鍋。
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從小被父母家暴卻悶不吭聲的孩子,會在長大時突然開始以暴力反抗或是毆打自己的雙親。小時候的種種負面行為早都烙印在他的學習記憶中了,只是當時他人還小、身體尚未發育完全,所以無法實際演練這些動作。而當他長大時,一旦他發現自己的肌肉已經長好、身形也夠高大了時,便會在情緒暴躁或關係緊張時,採取與自己的父母過去一樣的行為模式。
同樣地,當一個孩子從小就觀察到父母與人相處時,那種樂於分享的性格與行為,雖然他年紀還小、沒有什麼能力與他人分享好東西,但是當他長大、經濟獨立時,他可能就會將記憶中的好行為付諸行動。若是孩子的家長也是個善於與旁人分享生活心事的人,那很有可能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能夠很自在地與同儕朋友們分享自己生活上苦惱的事,讓別人陪自己分擔憂愁。
四、強化與動機歷程(Reinforcement & Motivational Processes)
如同學習任何一項技能、語言,若是父母希望能幫孩子建立一些對他們生命有益的好習慣,那就必須讓他們一直重複操練這些行為。透過健康的獎勵機制—未來我們有機會再來探討不同的「獎勵機制」在親子教育中的意義—讓孩子打從心裡愛上這項行為,並加以練習,最後便能成為他生命中的好習慣。
在看完班杜拉提出的四個學習歷程後,你有發現自己的孩子可能缺了哪一個(些)步驟,才一直沒能學到你希望他們擁有的好習慣或生活技巧嗎?試著先列舉三項你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擁有的特質和行為,從這邊開始著手吧!
References
- Bandura, A. (1971).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NY: General Learning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