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關注國際新聞的人,應該多少都有耳聞最近美國正值總統大選、波蘭剛選完他們的總統,而法國則是剛結束他們的市長與議員選舉。台灣的話,則是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高雄市長補選。
不管是美國那種兩黨政治國家,還是像台灣這種多黨政治體系,每次一到了選戰時刻,我們就會看到不同黨派的支持者互相攻擊、論斷,彷彿他們支持的對象都是天使,敵方陣營所支持的對象都是魔鬼。
即使自己所支持的對象明顯有不適任的地方,他們也總是能找出千萬種說詞來替這個偶像說話,同時反攻對方陣營,試圖合理化自己的選擇。而人們之所以會如此,其實背後暗藏著許多原因。
其中一個原因即是,當他人攻擊我們擁護的信念或群體時,對我們而言就像是他們在攻擊我們這個個體一樣難受,所以我們必須去捍衛自我的身份價值(Bryson, 1996)。身為人類的一個特色就是,每個人都會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獨立的價值觀和態度偏好,而我們所支持的黨派和人事物其實也都是間接地在反映我們個人的價值和信仰。
譬如說,一個人可能是個極端的愛國主義者,所以他非常堅持自己身上所有配戴、購買的物品都要是國貨,即便很不耐用或不環保;而另一個人,可能是一個高環保意識的環團成員,因此他便會選擇購買國外一些經環保認證的產品。看在愛國主義者的眼裡,這位環保成員即是一個叛國賊,而在環保人士眼中,這位愛國者只不過是一個耗盡地球資源的冷酷者。
雖然上面的這個例子看起來有點可笑,但是反觀我們每個人對待自己重視的群體和價值信念的方式,不也是如此嗎?
我們傾向於正面看待屬於自己信念與族群中的人事物,並且去嘲諷那些與我們價值想左的人們。研究還顯示,當反對方對於我們自己陣營的批評聲過於激烈、兇猛,以至於我們難以招架時,我們也會更加厭惡對方,把更多不好的偏見套在對方身上,好來提升自我的價值與好感(Crocker, Thompson, McGraw, & Ingerman, 1987)。
然而,往往我們卻忽略了我們這個群體與對方的群體之間,所擁有的相似之處遠多過於相異之處的這件事實。更嚴重一點,我們傾向覺得自己與所處群體中的成員—相較與敵對陣營的成員—有更多的雷同性,即使這樣的認知並不一定正確(Linville, Fischer, & Salovey, 1989)。
然而,這正是我們的大腦需要的認知錯覺。也就是第二個促使我們一昧喜歡某一方,並討厭另一方的原因。
我們的大腦認定:我們之所以會在這個群體中而非對方的團體裡,是因為我們之間的理念、行為、想法、價值相仿,而我們會討厭對方則是因為他們違背了我們的價值。若是我們有一天意外發現,對方的群體信念和我們個人的價值很接近,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因為這就表示我們的兩個信念是互相矛盾的:
信念一:我喜歡我們的群體,因為我和自己的成員有共同的價值觀。
信念二:我討厭他們的群體,因為我和他們的成員有相反的價值觀。
而人們的大腦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不連貫、矛盾的感覺。想像一下,當你在聽音樂時,假如有一首歌裡面會不斷的穿插尖銳、刺耳的背景噪音,就算那首歌再好聽,你是不是也會想要馬上把音樂關掉呢?
人體的大腦面對「資訊噪音」也是如此。我們沒辦法接受自己的信念裡面有互相矛盾的資訊存在,因為這就代表我們對於自我的身份認同沒有一致的觀點與準則,因此我們便會想盡辦法去扭轉自己的信念或是調整我們看待資訊的方式。所以,我們才會傾向將對方陣營中跟我們想法雷同的人,看作是那個族群裡的特例,以防止自我身份的崩盤;亦或是,加入一些附加條件,提高可以撼動我們主要信念的難度。
雖然今天是以政治黨派作為例子,來討論人們面對不同於自己立場的族群時,所會有的反應與差別對待,然而這樣的情況卻適用於任何一個涉及我們個人信念與價值的事物上,譬如說宗教信仰、社會議題、美感品味等等。
不幸的是,身為人類的我們,總是無法逃脫被這些大腦機制綁架的命運;不過,我們卻能夠藉著更了解自己大腦內在的運作機制,而試著在批評那些與我們相異的群體和事物前,先停下來思考對方值得讚賞的地方在哪,以及自己的「喜歡」與「討厭」是否真的有其根據呢?
讓我們一起學習,減少我們雙重標準的次數,多點尊重與理解的時候吧!
References
- Bryson, B. (1996). “Anything but heavy metal”: Symbolic exclusion and musical dislik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884-899.
- Crocker, J., Thompson, L. L., McGraw, K. M., & Ingerman, C. (1987). Downward comparison, prejudice, and evaluations of others: Effects of self-esteem and threa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907-916.
-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Linville, P. W., Fischer, G. W., & Salovey, P. (1989). Perceived distribut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group and out-group member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a computer sim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16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