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正式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而實施停課不停學,至今已經將近一個星期的時間了。由於確診人數仍舊沒有遞減的趨勢,昨天教育部只好宣布將全國停課在家學習的日期延至6/14(一)端午節那週。
在這段防疫期間,各級學校的老師都必須繼續透過網路的方式進行遠距教學,協助孩子們的課業不被這波疫情所影響。
在關心、了解了一下身旁從事教職的友人以及身為孩子的家長的朋友們後,我發現雖然這樣的授課與上課方式還是有許多讓人不太習慣的地方,但是他們的孩子基本上都已經再次步上軌道,開始用新的方式去增進自己的學業能力了。
然而,正如許多家長所憂慮的,他們擔心這樣的上課方式多少還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習慣與成效,比方說由於沒有像在學校那樣具有明確的規範,孩子可能容易懈怠、視訊上課時容易分心、開始沉迷在3C電子產品的遊戲上面等等。
於是,有別於平常把孩子丟到學校、眼不見為淨的處理方式,疫情期間的家長們終於被迫面對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阻礙。有些家長便決定全天候當孩子的「看護」緊盯孩子的課表、學習的進度;有些家長則是把小孩關在書房裡,不到下課時間不准他們出來探頭探腦的。
當然,也有些家長決定全然相信學校老師的方針,陪伴孩子用自己的步調逐漸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習慣;也有些家長則是像往常一樣,直接兩手一攤,聽天由命,相信孩子有天總能找到出路的。
面對這樣困窘的局面,家長們心裡面最想知道的應該是甚麼樣的策略或方法最能夠有效幫助孩子這期間的學習。是否該實施某種限制令防堵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進而影響到學習呢?
或許與其頒布各種嚴刑峻法來管控孩子在家上學的情況,家長們可以先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與孩子好好相處、建立一個緊密的親子關係。
根據Wang等人(2021)去年疫情在中國爆發時所做的一項教育心理學研究,孩子在家上課期間的學習成果很多時候正是反映出他們平常與父母互動的狀況。 換句話說,孩子在家時是否能夠自律學習、不被電子產品和線上遊戲所影響可能跟他們親子關係的好壞與否有關。
在高達六千多份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中,Wang等人(2021)發現到,那些說自己跟父母的關係不是太好的學生,大多時候也表示自己在家學習的成效不好,比方說可能是待在家的壓力造成他們無法專注學習,又或者是遇到課業問題時沒有人在旁協助他們等。似乎也因此,他們比其他學生更討厭這種遠距上課的生活(Wang et al., 2021)。
除此之外,這些學生也提到,在家上學的期間,他們每天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來玩遊戲或是用來娛樂消遣的時間,大多都會超過8個小時(Wang et al., 2021)。這樣的結果再次證明了,當孩子無法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與愛時,他們通常會比那些感覺到自己的父母關愛的自己的孩子還要容易沉迷於電玩遊戲中(Lee & Kim, 2017)。
研究人員也發現假如這些學生跟自己的媽媽關係特別不好的話,他們除了會遇到這些學習上的障礙之外,他們也更容易會陷入憂鬱的情緒當中,更加無法專心在課業學習上了(Wang et al., 2021)。
令人沮喪的消息不只這樣,其實Wang等人(2021)的研究其實也反映出了社會的另一個悲歌:一個家庭的社經條件會在無形間塑造親子互動的好壞。研究結果發現,那些親子關係不好的學生,大多時候也來自於一個經濟條件較困難、父母(尤其是父親)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Wang et al., 2021)。
試著想一下那些家長教育程度不高、經濟能力稍嫌匱乏的家庭—社會上習慣將這樣的家庭稱為「弱勢家庭」,但是作者其實非常不認同這樣的歸納法,因為它似乎暗示著某種不可逆、無法改變的事實狀態,而且這樣的稱呼已經逐漸成為一種社會化標籤,反而會更多阻礙這些家庭當中的家長與孩子的發展。
這些資源較少的家庭的家長很多的時候可能是身不由己,即便非常渴望能花時間好好和自己的孩子相處、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但是可能礙於現實成面的考量,迫使他們無法像其他家長那樣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孩子成長、學習。
也有可能,礙於過去成長經驗沒有相關榜樣的緣故,這些家長並不知道如何跟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他們大多時候會想,只要能夠滿足孩子生理上的需求(譬如溫飽肚子),就是一個好的父母了,所以他們很少會想到要多花時間和小孩談心、了解他們的想法等等。
我想,或許就是發現到有些家庭的孩子在家無法有效學習,教育部後來才另外決議讓這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由學校的老師來陪伴他們度過這樣艱難的時刻。
那麼當你發現孩子身旁的同學正處於這樣的窘境時,你又可以怎麼做呢?
除了開始將「陪伴孩子玩耍、談心」的時間納入你每日的行程表中,或許你也可以鼓勵自己的孩子與班上的同學建立讀書的群組,彼此關懷、協助課業上面的學習。同時間,也藉由這樣的方式,開始關心這些孩子的需要,讓他們也能夠感受到被愛的溫暖,能夠在遇到困難時還有一個「家」能夠尋求幫忙。
期盼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在這樣艱困的時刻,用愛心與善舉來見證自己不凡的品格,也能夠和下一代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References
- Lee, C., & Kim, O. (2017). Predictors of online game addiction among Korean adolescents. Addiction Research & Theory, 25, 58-66. http://dx.doi.org/10.1080/16066359.2016.1198474
- Wang, J., Wang, H., Lin, H., Richards, M., Yang, S., Liang, H., Chen, X., & Fu, C.(2021). Study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Po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s a vulnerability. Globalization and Health, 17(40), 1-9. https://doi.org/10.1186/s12992-021-006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