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日益發達,電子通訊已經不再僅限於重要的工作場合使用。現在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的情況下,逐漸造就了我們使用郵件、通訊軟體來跟別人溝通、聯繫事情的習慣。比方說,以前遇到婚喪喜慶時,我們大多習慣登門拜訪他人或是寄出紙本的帖子來邀請對方,但是自從數位科技越來越進步後,我們現在可能只要按下「傳送」/「分享」的按鈕,就能輕輕鬆鬆地邀約別人參與自己的各種行程。
不僅如此,這樣的現象在原本極為嚴肅的職場環境中也隨時可見。譬如說,有別於人們會向公司主管遞出正式的離職信的傳統做法,現今有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以通訊軟體、電子郵件等工具,揮一揮衣袖告別自己原本的職場。如此一來,他們便不需要忍受和主管面面相覷時的尷尬與不安。
同樣的狀況也越來越常在我們的親密關係中出現。比方說,有些想要逃離自己原生家庭的人,就會在傳送一則訊息給家人後,就此避而不見;也有些人則是會在寄出一封簡訊後,便單方面分手過去長時間交往的對象。這種種的現象似乎都在暗示,人們越來越不擅於面對與處理人際關係中的緊張情緒。
然而,正當許多人以為只要運用電子通訊軟體(包括e-mail)就可以毫不留露情緒地傳遞想法時,研究卻顯示出現實的情況可能與我們所想像的大相逕庭,或至少是說,接收我們的訊息的人可能並不這麼認為。
幫忙點閱有興趣的廣告,讓覓井能創作更多好文
為了瞭解人們在撰寫電子郵件時,即便不使用表情符號等貼圖,是否也會在打錯字時同樣表達或暗示出他們內心的情緒,Bluden & Brodsky(2021)找了數百名的實驗者來參與六項不同的實驗。他們依據歸因理論的脈絡來推斷說,一個人在電子信件裡無心的錯字很可能會依照陳述事件本身的好壞,而被收件人解讀為這個寫信者當下正面或負面的心情。
歸因理論是什麼?
根據社會心理學中的「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人們會在發生一件超乎自己預期的事件時透過顯而易見的特徵—可能是事件當中的人物特性或是該事件發生時的周遭環境—來試圖解釋這個事件會發生的可能原因。
其中,當事件中的主人翁是我們所偏好、喜歡的人物時,我們會傾向把正面的行為歸因於對方「人性本善」的特質,並且把負面的作為轉嫁給該人物所處的環境,例如「要不是反對黨這麼惡質,他也不會這樣說話啊!」而當事件中的主角是我們本身就抱有偏見、厭惡的人物時,我們就很容易會把對方的正向行為視作為一種特例或是一種因為外在情境的正面氛圍而有的特別轉變,並把對方不好的作為歸因於對方「人性本惡」的內在性格,例如「他本來就很厭女,所以才會把升遷機會留給那位男同事。」
訊息中的錯字反映不同的情緒?
正因為歸因論所反映出的是「人們在決策與判斷的過程中時常會毫不自知地被當前的情緒、處境與深層信念所影響」,Bluden & Brodsky(2021)的電子郵件實驗正是要了解信件當中的無心之過是否也會進一步地被讀者解讀為撰寫者心情上的展現,而且是被放大、加重的那種,即便這個寫信的人可能根本就沒有對方想像的那些情緒。
果不其然,當交換信件的雙方所討論的事情本身就被歸納為一個負面的事件時—比方說,一個主管寫信給自己的職員,提到由於對方遲交報告而導致顧客那邊無法準時收到成果的問題—郵件當中出現的錯字就會被讀信的人解讀成:
「他 現 在 非 常 _____ 。」
(自行填入負面情緒:憤怒/難過/沮喪/怨恨等)
也就是說,假如以怒氣值1-10分來說,可能寫信的人在討論這件事情時實際上只有5-6分的怒氣,但是不巧因為他們信件當中無心的錯字,收到信件的人可能就會把他們的生氣指數解讀為9-10分,於是便在後續的互動當中感覺到很重的壓力或是自責等。
順帶一提,這樣的情況會在對話的情境或議題本身較為嚴肅與專業時、或是對話者本身說話的習慣就比較謹慎小心的情形時,特別明顯。換句話說,假如是客戶對廠商、主管對部屬、老師對學生、家長對孩子,甚至是夫妻之間在討論一件重大的議題時,人們就會因為這樣一個嚴肅的氛圍或是對方本身較為嚴肅的個性,而認定對方的文字是經深思熟慮而寫下的。
幫忙點閱有興趣的廣告,讓覓井能創作更多好文
因此,當對方打出錯字時,讀信的那一方就會將這個意外事件解讀為「對方被該情緒影響到無法好好說話了」—也就是,「對方氣炸了」(Bluden & Brodsky, 2021)。反而,當這個寫信的人本來就習慣用一些e-世代的流行用語,又或是事件不好也不壞時,讀信的人就只會把這個人的錯字看作是一個沒有留意到的缺失,完全不會把它歸咎於這個人當前的情緒問題。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正面的事件。譬如說,當一個人發布公告告訴大眾一項好消息卻不小心寫錯字時,這些讀訊息的人也大多會把這個錯誤解讀為「他現在肯定開心到不行」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原因似乎可以合理解釋對方為什麼會在這麼正式的場合中打錯字。不過,假如這個發出訊息的人在其他人的眼中不是一個好人的話,那麼他所犯下的小錯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正如歸因論所述,人們普遍會把他信件中的瑕疵直接類推為他人格的一個瑕疵,像是性格懶散、不夠嚴謹等等的。
由此可見,雖然說Bluden & Brodsky(2021)的研究結果是針對職場裡的書信錯誤,但是他們的實驗卻也間接地告訴我們平常與別人通訊互動時那些未說卻可能暗藏在內心的波濤洶湧。不管我們是否是真的不小心寫錯字,還是因為激動的情緒而打錯了字,在另一頭世界的眼裡,那些小小的不經意都已經再再暗示出我們心裏的情緒感受。
或許,當我們不希望因為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影響到對方的心情感受與彼此之間的情誼時,我們就該當更謹慎回顧自己所輸入的每一字句,盡可能地讓對方透過螢幕、紙張看到自己真實卻不帶威脅的面貌;不過,假如我們真的開心到不行的話,那就寬容自己偶爾打錯的字、用錯的話,讓對方因為這件好事與趣事擁有雙倍的歡笑時光吧!
References
- Bluden, H., & Brodsky, A. (2021). Beyond the emoticons: Are there unintentional cues of emotion in emai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7, 565-579.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20936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