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我們大多人在為了避免感染別人或是被別人感染的考量下,大幅地減少了交通移動的頻率,除非是為了工作、採買或是偶爾出門喘口氣的必要,我們大多時候應該還是會盡量足不出戶。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的一份報告就提到,2020年四月中旬時,全球各地的飛機飛航班次就較前一年(亦即2019年)的航運量少了75%(IEA, 2020)。也就是說假如過去每天的航運量為10萬班商務飛機,那麼當疫情在全球爆發以後,每日的航班大概就只剩下兩萬五千架了。除此之外,街道上面的交通運輸活動也較以往少了至少50%(IEA, 2020)。
正如現今人們常說的,「一個疫情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僅如此,它也改變了我們與別人之間互動往來的關係,因為可能過去我們和親朋好友聯絡感情的方式,就是到處串門子或是一起上館子吃飯,但是現在我們卻無法再那麼隨興地上前拜訪對方。
礙於這種需要與人連結互動、卻又擔心過近的物理距離所帶來的可能威脅,我們當中便有越來越多的人更加依賴通訊科技與社群媒體,因為似乎透過臉書或Instagram等社群媒體,我們就可以在一瞬間填補許多的資訊落差,彷彿自己與螢幕另一端的人真的非常熟悉彼此,或是彷彿自己真實參與了對方的生活。
幫忙點閱有興趣的廣告,讓覓井能創作更多好文
同時間,我們投注大量的時間和精神在社群媒體上的情況,其實也正反映出事情的反面,那就是我們社群上面的「好友」本身也會在上面發布許許多多的個人信息,包括自拍照、團體出遊照、生活感想文等等,以至於讓我們感覺自己藉此離對方更靠近、很了解對方似的。
不過,我們很少進一步省思的是,不僅社群媒體上的形象並不能完全代表我們自己,它也可能只會讓我們更認識某些特質或族群的人,而非像真實世界的互動那樣,呈現出不同性格特質者的樣貌,讓我們與最真實、不同面向的人交往、交心。
一篇針對青少年與成人使用社群媒體發布自媒體(如自拍照、情侶網美照等)這種現象的心理學研究就顯示,一個人的自戀程度(narcissism)越高時,他可能就越常會使用社群媒體來發布關於自己的一些內容。而且這樣的內容可能並未能真實反映出他們的生活狀態與性格,因為自尊心越高的人越不會是一個誠實、謙虛的人(Baiocco, 2017)。
Baiocco等人(2017)首先針對750名13-30歲的受試者進行了一項HEXACO人格特質的問卷調查,以了解他們在這六大人格特質中的分布情形,也好為接下來他們針對每個人在社群媒體上發布貼文的行為進行分析來做準備。
所謂的HEXACO六大人格特質,就是
- 「誠實/謙卑」(Honesty/Humility);
- 「情緒化」(Emotionality);
- 「外向」(Extraversion);
- 「親切感」(Agreeableness);
- 「責任感」(Conscientiousness);
- 「開明度」(Openness)。
在徵求這些受試者的同意後,Baiocco等人(2017)便從這些用戶在臉書以及Instagram上面的公開與半公開貼文來了解,究竟怎樣的人會更常使用社群媒體來張貼自己的相片或是與自己有關的靜態或動態媒體。
研究的結果就提到,除了那些更加看重自己形象或是說有些自戀傾向的人較常po文打卡外,那些性格上比較開朗、活潑外向的人也較常使用社群媒體來發文、和網路上面的朋友互動(Baiocco, 2017)。這很可能是因為,對於這些性格外向、交友廣闊的人來說,社群媒體的撒網式貼文能夠非常快速又簡便地幫助他們與不同人互動,讓自己廣闊的人脈網繼續維持且擴張下去。
除此之外,在這些接受研究的社群媒體用戶當中,也有蠻高比例的女性用戶被發現較男性還要常張貼自拍照;這樣的現象極有可能反映出當前文化下的性別標籤(Baiocco, 2017)。也就是說,由於女生在公共媒體與廣告刊物上時常被物品化—俗稱物化女性—所以女生更會把自己在社群媒體上所贏得的關注,比方說愛心、按讚喜歡、留言支持等,視為一種自我價值感的來源。
因此,當一個女生發布的自拍照或是貼文獲得這些「好友」的愛戴時,他們便會像是被制約一般,開始更加耗費心力在拍照打卡與修圖上面,好讓自己體內的愉悅賀爾蒙,多巴胺(dopamine),持續帶給自己歡樂與價值感。
幫忙點閱有興趣的廣告,讓覓井能創作更多好文
Baiocco等人(2017)也發現到,相較於異性戀者,非異性戀族群(LGBTQIA)的用戶也更常會在社群媒體上面發布一些個人的形象照。這當然不是因為非異性戀族群者非常自戀的緣故,反而是因為一個蠻殘酷與感傷的現實處境,那就是許多時候他們在自己真實的生活圈中,無法像異性戀者那樣完全無受於他人眼光地展現自己或是找到合適且了解自己的伴侶與朋友,因此他們便較其他人更常使用社群媒體作為一種交友的媒介了。
最後,Baiocco等人(2017)的研究結果也指出,當一個人在工作上越有責任感,亦或是說責任心越重時,他就越少會在社群媒體上面發布各式各樣關於自己的照片或貼文。Baiocco等人(2017)推測可能是因為對於這些人來說,每多花一分鐘在社群媒體上創造某種自我的形象,就少了一分鐘好好投資與精進自我。除此之外,這種較有責任心的人也比較誠實坦率,所以要他們在社群上面營造出自己生活過度美好的假象,可能也會讓他們覺得是一種欺騙與虛偽吧!
雖然說疫情肆虐全球各地的狀況不確定何時才能結束,我們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和三五好友好好相聚在一塊,所以我們可能還是需要倚賴科技來窺探親朋好友們的生活,但是期許我們每個人在發文與回文前停下來反問自己,是否平常就這麼關心螢幕前的這位或這些「朋友」、樂於和對方分享自己的生活瑣事呢?還是說我們只是想要透過一張照片、一段動人的文字,營造出自己人很好的完美形象呢?
References
- Baiocco, R., Chirumbolo, A., Bianchi, D., Ioverno, S., Morelli, M., & Nappa, M. R. (2017). How HEXACO personality traits predict different selfie-posting behaviors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January), 1-9. https://www.doi.org/10.3389/fpsyg.2016.02080
- IEA. (May 27, 2020). Changes in transport behaviour during the Covid-19 crisis. IEA Articl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ea.org/articles/changes-in-transport-behaviour-during-the-covid-19-cr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