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一部正在播出的家庭喜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你有看嗎?先說明一下,這篇文章不是廣告業配或是劇本分析,所以假如你在找的是這兩者的話可能要讓你失望了。不過,假如你是一個目前家中有小孩或是未來會成為父母的家長的話,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夠透過這部幽默電視劇與一些心理學的研究,幫助你們進一步思考自己身為子女行為的榜樣的重要性。
還記得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珍賀齋的老闆娘—蘇林彩香—有一個排行老三的女兒蘇秉愛嗎?這位帶著一個七歲大的兒子的單親媽媽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不稱職的母親,時常為了自己的男友丟下兒子小飛,或者是利用自己的兒子來嘲弄自己的兄長或哄騙自己的母親。看似年幼不經世事卻很調皮的小飛更曾經一度對著蘇秉愛說:「你可不可以長大一點,像個媽媽啊!」
不僅如此,由於小飛的行為偏差,時常以對大人惡作劇、叛逆為樂,以至於蘇林彩香的守寡媳婦,也就是女主角奚伊鷗,多次看不下去重話提醒蘇秉愛,小飛的行為偏差是「有樣學樣」的結果。
對於奚伊鷗的這番話,你是否認同呢?你覺得小飛總是一副耍嘴皮子的性格和習性是從模仿自己的母親而來的嗎?還是說你覺得小飛的偏差行為是因為他生來就比較好動、調皮呢?
在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孩子的性格從何而來之前,我想先邀請你陪我觀賞一支科學實驗的摘錄影片:波波玩偶實驗(Bobo Doll Experiment)。
看完了這支摘錄影片後,你可能還不是很了解實驗的內容,現在就讓我來和你分享一下到底實驗過程中發生了甚麼事吧!
班杜拉的波波玩偶實驗(Bandura, 1961)
這個實驗是在1961年時,由一位加拿大裔的美籍心理學家,愛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所設計與進行的。這場實驗想了解的是學齡前孩童是否會透過觀察(observation)的方式來學習大人的行為舉止。
在實驗中,班杜拉首先打造了兩個100至150公分的大型玩偶,稱之為「波波玩偶」。接著找來了史丹福當地育兒中心的72位小小孩們(年齡平均落在3-6歲間)在父母的陪同下前來參加實驗,並將他們各自隨機分配到三組不同的實驗情境中。
- 第一種實驗情境:小孩會觀賞一部事先錄製好的影片,裏頭有一位大人以暴力的行為舉止和言行在攻擊那隻波波玩偶,正如剛剛影片中你所看到的那樣。
- 第二種實驗情境:小孩同樣會觀賞一部影片,裏頭的大人忽視了身旁的波波玩偶,獨自一人安靜地在旁邊玩其他玩具。
- 第三種實驗情境:小孩不會觀賞任何影片,也不會接收到任何可以仿效的行為資訊。
三個實驗情境的孩童在完成第一階段的觀察學習實驗後,他們接著先是被帶到一個放有許多玩具的房間並被留在那裏玩耍。當實驗者發現孩子開始把玩起身旁的這些玩具時,他就會走進來告訴這個孩子,他覺得這個玩具太寶貴了要把它留給其他的小朋友玩。
這樣的一個對話內容事實上是為了間接激動這個孩子的情緒,讓他覺得稍稍被冒犯和錯待,以利實驗者進行第三階段的實驗。
當孩子被告知自己不能玩那些貴重的玩具後,他們接著被實驗者帶到另一個房間,裡面放有一堆不具有攻擊性的玩具(如蠟筆、扮家家酒的茶組等)以及一堆可以用來攻擊人的武器(如木槌、玩具手槍等)。
當然,不能錯過的還有一隻長達150公分的巨型波波玩偶。
接著小朋友再次獲得獨自玩耍的時間,這次他們能在房間玩上20分鐘不被任何人打擾。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玻璃窗後正有一群實驗人員記錄著他們在房間裡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們的行為。
根據Bandura等人(1961)的實驗結果,那群被安排在第一種實驗情境中的小孩,也就是事先觀賞大人攻擊波波玩偶的小孩,在被帶到第二個房間與巨型波波玩偶獨處時,有高達90%的小朋友也會開始以行為和語言暴力處置那隻玩偶。
不僅如此,這樣的觀察模仿行為還會延續到實驗結束以後,因為在這一組的小孩當中有將近40%的小朋友在八個月後還是會出現那些暴力行為,甚至還會自行延展出一些當初影片中所沒有的行為舉止(如毆打波波玩偶的鼻子)。
反觀那些在第二個實驗情境中的小孩,即使他們也同樣被禁止玩更好的玩具並被放到第二個房間與波波玩偶以及其他物品獨處時,他們卻會像影片中的大人一樣忽略一旁的玩偶、拿著茶組或其他玩具到一旁默默地玩耍。
同樣地,第三個實驗情境的孩子也較不會對著玩偶展現出暴力的舉動和言論。然而,奇特的是,這些第三組的孩子雖然先前並未看過任何影片,他們使用暴力行為和工具的機率卻還較第二個實驗組的孩子來的高。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大膽地說,當大人以一個正面的方式去面對與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觀察到這一切的孩子也將被影響,學習用同樣正面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憤怒。
由此可見,即使不是孩子的父母親只是一個陌生的大人,年幼不懂事的孩子都有可能在看見一個行為榜樣後,開始仿效對方的行為。
不過,你可能會想,那我就設立處罰機制,當孩子做出這些暴力行為或說出髒話時,就要求他去罰站或者是體罰他,應該就可以喝止他的行為,讓他不敢去仿效這些負面的行為了吧?
其實,在班杜拉後來的延伸實驗中,他有特別針對使用暴力者進行不同方式的處置。有一部分的小孩會在攻擊波波玩偶後得到獎賞,有一部分的人則會被大人處罰,而另一部分的人則會發現自己這樣的行為不會有事。
最後的結果顯示,那些被鼓勵和被放縱的孩子確實相較於被處罰的孩子而言,更容易使用暴力去對待波波玩偶。然而,這並不是說那些被處罰的孩子就真的都不會訴諸暴力行為,而是他們只是暫時不會採取這樣的行動。
當這些孩子因為自己的暴力行為被大人以另一種「暴力」處置時,他們的偏差行為雖然暫時會減少,但是一旦之後在家庭中或是其他環境下(如學校、同儕間等),他們的行為機制被促發甚至是被推崇時,他們便會絲毫不差地展現出暴力行為。譬如說,有些孩子可能發現在學校霸凌、嘲弄班級的邊緣人時能得到同伴的支持,他們就會開始訴諸於這種暴力,並在家裡面表現出自己很乖巧、無害的樣子,以免被父母責打。
孩子這樣偽裝偏差行為的狀況在Roskam, Meunier, & Stievenart(2016)所做的研究中可以被發現。根據這群兒童認知心理學家,當家中的父母在教養孩子時,時常是採取不健康的教養方式(舉凡忽視、控制行為的獎勵機制、體罰、高壓式管理等),孩子更容易會有偏差行為並把這些行為舉止帶到其他自己所屬的群體中,用這種外在形式來抒發自己的負面情緒。
這樣看來,要能教養出一個身心靈都健康、溫和的孩子,需要的還是父母和身旁的大人以身作則,成為孩子最好的示範與榜樣。不過,這件事可真是複雜又不容易,對吧?到底該注意些甚麼、怎麼做比較好呢?我擔心你這一整天又是上班又是和孩子相處的應該已經疲乏了,那就好好睡一覺,讓我下周來為你解答!
References
- Bandura, A., Ross, D. & Ross, S.A. (1961). Transmission of aggression through imitation of aggressive model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575-82.